<strong id="lytzm"></strong>

          1. 公司主營餐飲油煙凈化器,工業油煙、油霧凈化處理設備,噴漆、印刷廢氣凈化處理,通風管道及消聲降噪工程等。
            C

            聯系我們

            ontact us

            中國空氣污染罪魁禍首到底是啥?環保部給出官方答案

            更新時間:2020-2-27   點擊:2465次

             進入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開啟霧霾模式,在剛剛過去的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華北地區兩遇持續多日的重污染過程。在環保部每月的74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后十名的名單中,京津冀地區常常占據十之六七。為什么華北地區污染這么嚴重?

            昨天,環保部通報對華北22個城市(區)的環保督政結果給出答案。通報指出,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致“工業圍城”、能源結構“一煤獨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政府環保不作為不到位等問題在華北地區一些城市比較普遍,重化產業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產業布局能源結構成瓶頸

            “工業圍城”“一煤獨大”現象普遍

            11月底至12月初,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剛剛經歷了兩次持續多日的重污染過程。是誰貢獻了超高的污染物濃度?相關專家表示,就整個華北區域而言,原煤燃燒和工業排放是污染物最主要的來源。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就是華北地區“過重”的產業布局和“一煤獨大”的能源結構。

            據悉,環保部此次綜合督查涵蓋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等華北六省區市。督查發現,產業結構布局和能源結構問題成為華北地區環保瓶頸。由于規劃布局不合理,產業結構調整進展較慢,“工業圍城”、“一鋼獨大”、“一煤獨大”等現象在華北地區一些城市比較普遍。比如,唐山、邯鄲“鋼鐵圍城”現象突出,邢臺重化工業四面布局,包頭城區呈現“東鋁、西鋼、南化、北機、四周電”的格局,陽泉、晉中、烏海、平頂山、焦作等城市“一煤獨大”等。

            此外,在能源結構方面,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重化產業是華北地區很多城市的支柱產業,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既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給環境治理帶來巨大困難。

            環保基建滯后歷史欠賬多

            農村環保能力不足成污染“重災區”

            一方面是重工業和重煤炭帶來的超環境容量的污染排放,另一方面卻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和基層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不到位的放任。

            環保部督查發現,在華北地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十分普遍。多數城市對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環保基礎設施落后,歷史欠賬較多。城鄉集中供熱率普遍較低,清潔能源供應不足,工業園區或產業集聚區小型自備鍋爐常見,散燒煤大量使用,致使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從環保部近期督查情況看,雖然各地加大了工作力度,但仍然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北京市在售散煤煤質超標率為22.2%,天津市超標率為26.7%,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4市平均超標率為37.5%。邯鄲、邢臺、張家口、陽泉、烏海等地散燒煤污染問題十分突出,河南省多數地市甚至尚未將散煤污染問題納入管控重點。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環境違法違規問題依然常見。擅自停運治污設施,甚至弄虛作假的情況時有發現,超標排放問題較為常見,突出存在于焦化、玻璃等行業。

            此外,城鄉接合部及廣大農村地區環保能力不足,環境管理粗放,不少地區“土小”企業群和小作坊比較密集,加之一些污染企業退城進郊,給農村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帶來困難。這些地區治污設施落后,日常監管薄弱,環境污染突出,較之周邊及縣城地區,大氣環境質量總體偏差。

            多地治污方案“流于形式”

            環保部門單打獨斗情況仍然突出

            為什么多年的大氣治理,而公眾感受到的改善效果卻并不明顯?環保部督查發現,各地治污方案落實、考核不力的情況仍然多見。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許多地方有方案、沒措施,有部署、沒落實,有考核、沒問責,導致許多工作流于形式,難以取得實質性環境效果。

            河北省部分地市制訂的壓鋼減煤計劃,內容不實,可操作

            性不強,難以實現確定的減煤壓鋼的目標;南陽市雖然制訂了藍天工程等系列實施方案,但與河南省政府有關要求相比,在目標、任務和措施等方面均存在不小差距;鄭州市制訂的14個大氣污染治理專案,在被約談前基本沒有落實。

            此外,基層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縣城或鄉鎮的特色產業或支撐性產業往往也是排污大戶,環保意識薄弱,加之基層環保工作比較粗放,環保不作為、不到位的現象較為常見,環保監管矛盾大。同時,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情況仍然突出,其他有關部門環保責任不落實與畏難松懈、推諉扯皮情況并存,散煤治理、揚塵管控、油氣回收、秸稈焚燒等工作常常進展緩慢,環境治理壓力尚未完全傳遞到有關部門。

            京津冀啥時候能告別霧霾?

            到2030年空氣有望達標

            在12月12日召開的“首屆創藍國際清潔空氣技術大會”(以下簡稱“清潔空氣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表示,到2020年,只有珠三角地區有希望達到現在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尤其是PM2.5達到要求,長三角地區希望能達到目前珠三角的水平;而全國污染最嚴重的京津冀地區有望達到目前長三角地區的水平。到2030年,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才有望達標,全國大多數地級以上的城市實現空氣質量達標。

            污染物減排多少才能見效?

            現有基礎上減排50%左右

            郝吉明說,到2030年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達標,意味著各種大氣污染物都要大幅削減。初步估算,要實現達標,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比2012年消減59%,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比2012年消減71%,PM2.5的一次排放比2012年消減70%,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量比2012年大概消減45%。

            “通過我們的閱兵藍、APEC藍,實際上證明要想空氣質量改善,消減50%左右的污染物排放量是需要的。”郝吉明強調,當前污染物減排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經過前一段的消減,容易消減的已經做了,要進一步消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能是一個攻堅期。

            誰來保障大氣治理的實施?

            各地需盡快編制限期規劃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在“清潔空氣大會”上表示,地方政府應科學編制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報環保部備案,并向全社會公開。

            根據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未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編制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應當向社會公開。直轄市和設區市的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應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城市人民政府每年應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執行情況,并向社會公開”。

            依照上述法律依據,王金南將全國城市分為空氣質量已經達標的領跑城市、空氣質量實現達標的達標城市、空氣質量尚未達標的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惡化的惡化城市。

            王金南強調,對于已達標城市,地方政府應該確保環境空氣質量不惡化,并進一步改善;對于臨近達標城市,地方政府應承諾在“十三五”末實現基本達標;對于污染較重的城市,地方政府必須盡快編制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確定最終達標期限。

            “限期達標時間表確定出之后,必須經當地人大備案批準,向老百姓公布,這樣把環境質量負責制真正落實下來。”王金南說。

            返回:行業新聞

            185-1327-0056

            首頁 產品中心 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